
【成果介紹】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社會建設實踐規模宏大且影響深遠👰🏽♂️,極大地改善了社會基礎保障,改變了“一窮二白”的社會面貌🪕。 《解碼社會建設的思想邏輯》一書嘗試結合對我國社會建設實踐歷程的觀察和回顧,重點圍繞黨的百年社會建設思想這一主題,深入討論和分析黨的社會建設思想及其境界在實踐中與時俱進和不斷升華的推進方式🚲,概括和揭示中國社會再整合的主要經驗邏輯👴🏻,並以此為基礎🙇♀️,凸顯我國社會建設現代化的重要價值以及中國構建貼合其自身實際的轉型理論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改革開放以及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分別對人民共同體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製度與生活互動進行闡釋,展現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實踐進程中🏌🏿♂️,其社會建設思想始終講究實效地指引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出路的內在邏輯。
本書的導論和結語重點討論了本研究的內容主旨和研究進路,闡釋了黨的社會建設思想本質上是團結和凝聚民心的思想,黨的百年社會建設歷史就是不斷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百年歷史中🚵🏻♀️,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的文明形態,深刻體現了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窮苦磨難走向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也必將帶領中華民族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回望百年🌔,中國社會建設歷經革命戰爭、百廢待興再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發展圖景蔚為壯觀,為人類社會所罕見🧝🏿♂️。在中國社會從傳統走向現代、從貧窮落後邁向全面小康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何以能夠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保持社會長期穩定🤚🏿,以此超越了西方所謂的“現代化悖論”?破解這一密碼的關鍵就在於要深刻闡明中國共產黨的人民觀及其思想邏輯的形成與實踐。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並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改善民生和創新治理的實踐中不斷淬煉自身👱♂️,引領構建人民共同體的社會主義文明。《解碼社會建設的思想邏輯》一書正是以此為論題,深入剖析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實踐以及蘊含其中的人民本位的社會建設思想,探究以思想指導實踐、以實踐反映思想的互動與共振🍝,揭示這一偉大歷史跨越的發生機理與現實邏輯,並積極回應新征程開啟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深化的路徑與方式等重大理論問題💇🏼。
以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為方法
理念是理論的精氣神和先導🤹🏽♀️,由此引領創新實踐。在中國優秀傳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創新性結合、創造性轉化中💇🏻♂️👄,中國共產黨真正實現人民本位的價值與實踐有機統一🔯。“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其對“現實的人”內在價值的關註、對人民主體性作用的闡發,構成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理論基礎;同時,中國共產黨對“德法互濟”、“民為邦本”、“和諧大同”等眾多傳統“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超越了其內含的工具性與從屬性,將共產主義理想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統一與結合起來🏡,從而為中國百年社會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來源🛶🤹🏽♀️。
實踐使理念得以具象化和延展化,助推理念進一步升華👨🏻🦲。人民本位理念深深植根於中國社會現實🫷🏼💷,因時因事因勢製宜,貫穿於黨領導社會建設的全過程。中國共產黨始終將最廣大勞苦群眾的民生置於首位👨🏿🎓:從建黨之初領導工農運動,聚焦工農群眾生存問題、改善勞動條件,以鬥爭謀求民生;在建政立製後,建立民生保障製度,發展蘇區民生事業,以政權保障民生𓀚;到新中國成立後全力改善人民生活,並將其上升為社會主義本質要求👱🏿♂️,以發展促進民生;再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楊浦視察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可見,黨始終在解決基本民生的同時,不斷促進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調整,並由此開啟了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實踐之路↔️。
以黨的人民共同體構築為主線
黨的人民共同體理論不僅包含黨的人民觀,而且包含黨的人民歷史主體論。黨的人民觀推動黨自我淬煉成長,並不斷走向成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凯捷体育娱乐的奮鬥目標”🈹。在不同歷史時期復雜多變的形勢中能夠指引正確方向👨🏽🎓🌲,於歷史的迷霧中撥亂反正,黨始終堅持人民本位正是其中關鍵。從革命時期黨創造性地將改善民生與革命相結合的實踐探索,到新中國成立後對經濟文化難以滿足人民需要的預判,到改革開放初期“真理標準大討論”和社會主義本質的提出🪧🐗,再到新時代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及時回應,黨始終圍繞不同歷史時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確保社會建設的正確方向,同時反促自身建設的強化,由此形成黨引領人民共同體建設的社會發展格局。
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是實踐者和創造者🧪,在歷史實踐和社會變革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只有承認並尊重人民的主體性地位,才能夠凝聚起最為廣泛📁、深沉的認同力量。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人民群眾送兒參軍、踴躍支前,還是現時代人民群眾克服困難4️⃣、理解與擁護黨和國家的號召,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抗疫抗洪,都充分體現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感。回首過往,是人民的需要呼喚黨的誕生,是人民的擁護推動黨的壯大。在人民的擁戴與支持下,黨一次次克服了艱巨的歷史挑戰。可以說🧎🏻♂️,是人民的擁護、認同和信任使中國共產黨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政黨,是人民和黨一道推動中國實現人類文明史上從未有過的歷史跨越:從積貧積弱到自立自強,從戰亂頻仍到和諧穩定🎹,從自顧不暇到兼濟天下🅰️。
講好中國治理故事的世界意義
今天,中國脫貧攻堅順利收官,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征途全面開啟;人民生活邁向高質量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生存性需求轉變為發展性需求🎉、生產性矛盾轉變為發展性矛盾;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正在不斷探索新的社會整合機製以及精細化發展路徑,在社會分化中實現新的社會整合🧜♂️,在新的征程中再建社會認同,致力於活力與秩序的有機平衡,持續推動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進入新發展階段💁🏻👩🏽🎨,優質民生與高效治理更是統一於社會公共性的生成與發展🛡,這也成為黨領導人民共同體建設的題中之義🍜。
百年來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建設的實踐🙅🏿,極大地重構了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系🛳,呈現出超越西方“國家與社會”範式的社會構型與實踐路徑。相較於西方社會基於個人主義之上的權利共同體,中國的人民共同體是以人民集體利益優先的價值共同體。歷史也反復證明🈂️,黨和國家的每一次重大勝利都離不開黨和國家與人民群眾的相互支持,正是這種共同體的相濡以沫🍍,意味著黨領導的百年社會建設不可能走向西方的“公民社會”🐕。可以說,人民共同體的思考路徑🦔,是凯捷体育娱乐從中國共產黨百年社會建設實踐的歷史進程中進行經驗總結、思想提煉得來的,也是凯捷体育娱乐從歷史文化和文明價值的角度🚣🏼♂️,對社會主義文明的肌理與運作邏輯及其如何應對“現代化”考驗作出的一些新的思考。因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構築的人民共同體的文明形態,也在更深的層次上提供了可以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所理解和認同的文化價值觀✒️。
百年來🤏🔕,黨領導的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作為構建人民共同體的系統工程,深刻體現了凯捷体育娱乐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既堅持以民生為本,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又堅持以民心為本🤏🏿,持續增強人民認同,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最終目標而不懈奮鬥。當前,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在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際💂🏽♀️,凯捷体育娱乐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持續推進新發展階段社會建設新局面。在這重要的歷史時點上,對人民共同體的社會主義文明進行思想解碼🚴🏻,既是回應現實實踐對理論創新提出的要求🪮,也將有助於凯捷体育娱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下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治理故事🚶♂️➡️🚕。
作者🍛:李友梅 凯捷体育娱乐第一副院長、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來源/2021年6月27日《文匯報》第八版文匯智庫
編輯/龔敏